首頁
出自頂極製作所
我的工作紀錄
2021年作品紀錄
- 入圍前10強!話題電動掀背Honda e深度剖析(企劃、腳本)
- 即將公佈,話題車款Yahoo帶你搶先看!(企劃、腳本)
2020年作品紀錄
- 惱人又難解的東部交通問題(代筆)
- 勞斯萊斯「們」的百年進化論(代筆)
- Vol.47 汽車有多少種油品需要更換?完全解析!(下)(腳本+監製)
- Vol.46 汽車有多少種油品需要更換?完全解析!(上)(腳本+監製)
2019年作品紀錄
- 羅賓車談 2020世界新車大展(監製)
- 攝影圖輯 Vol.3:車檢前安全裝備篇(監製)
- 攝影圖輯 Vol.2:車手報到和車貼(監製)
- 攝影圖輯 【2019 UCRA 華盟拉力賽玉里站】Vol.1:戰駒運抵(監製)
- 延平站賽道360度實境體驗(監製)
- Vol.36 再戰拉力賽:UCRA華盟拉力賽玉里站全紀錄(腳本+監製)
- Vol.35 拉力賽事初體驗:UCRA華盟拉力賽延平站(腳本+監製)
- Vol.10 Leclerc會是將來的世界冠軍?F1一級方程式賽車2019年終回顧(企劃製作)
- Vol.7 納智捷的警鐘(企劃製作)
- Vol.4 電動車大亂鬥 (下):電動車是否有進軍賽事的實力?(企劃製作)
- Vol.3 電動車大亂鬥 (上)(企劃製作)
- Vol.16 賽車手最重要的第一課:安全帶(企劃製作)
- Vol.13 拉力賽事報到資料袋開箱!(企劃製作)
2018年作品紀錄
- 《羅賓車談》LUXGEN GT220(腳本+監製)
- Vol.2 怎麼選新車頭殼抱著燒(企劃製作)
- Vol.1 福斯T4要不要修?頭殼抱咧燒!(企劃製作)
- Vol.19 1988四代TOYOTA CELICA(文章+攝影)
- Vol.17 BMW E30之1985年2018年式(文章+攝影)
- Vol.16 羅芙奧春季展售會的四神獸(文章+攝影)
- Vol.14 2018經典九○車聚(文章+攝影)
- Vol.13 六代喜美HONDA CIVIC K8(文章+攝影)
- Vol.11 2018世界新車大展之經典老車篇 下(文章+攝影)
- Vol.10 2018世界新車大展之經典老車篇 上(文章+攝影)
- Vol.10 世界首創可變壓縮比引擎 INFINITI QX50(業配案,腳本+監製)
- Vol.09 體驗跨界樂趣 Honda HR-V(業配案,腳本+監製)
- 雅虎奇摩汽車頻道特企專題 【汽車特企】ARTC在做什麼?(下)(撰寫)
- 雅虎奇摩汽車頻道特企專題 【汽車特企】ARTC在做什麼?(上)(撰寫)
- 雅虎奇摩汽車頻道改版特企 Robin羅賓大哥的煩惱(腳本+監製)
- 台灣本田業配專案完美勝出!都會女性小車首選!(業配合作,腳本+監製)
- Vol.23 聊聊安全帶,汽車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(腳本+監製)
- Vol.22 老車找不到料件怎麼辦?3D列印技術登場!(腳本+監製)
- Vol.21 換裝避震器後,對車子會有什麼改變?(腳本+監製)
- 預見未來的反思,談山隱建築何武賢的太虛哲學觀(文章+攝影)
- 山隱建築 – 擘劃周庄酒店(文章)
2017年作品紀錄
- 當生活禪遇見金光畫派:武賢和武德的定義藝術│山隱建築設計(文章+攝影)
- 【台灣傢飾同業協進會】系列報導─回顧與展望(文章+攝影)
- 【台灣傢飾同業協進會】系列報導─創造與眾不同的宋秉建(文章+攝影)
- 自我蛻變的銅雕藝術 閃耀著玫瑰金光的《不眠的夜晚》(文章+攝影)
- Vol.14 照後鏡學問大:原來廣角後視鏡這麼好用!(攝影+導演)
- Vol.13 如何DIY安裝行車記錄器(攝影+導演)
- Vol.6 直擊!2017年第九屆老車文化季(文章+攝影)
- Vol.2 永遠會傳頌的黃金年代─裕隆速利 303(文章+攝影)
2016年作品紀錄
- 廣州設計周系列活動 中國設計師參訪首站︱近境制作 唐忠漢(文章+攝影)
- 躍動音符與揮灑自由的即興創作︱瓦建設計 許偉揚(文章+攝影)
- 以溫柔的女性視角 走進Women’s eyes國際設計展(文章+攝影)
- 創造療癒人心的光︱禾築設計 譚淑靜 X 瑞司照明 謝婉毓(文章+攝影)
- 珍惜育才搖籃 省思設計之路︱山隱建築 何武賢(文章+攝影)
- 禪境人生的導演︱山隱建築 何武賢(文章+攝影)
2015年作品紀錄
- 過個暖呼呼的冬天,莊頭北熱奇機(影音)
- 過個暖呼呼的冬天,莊頭北熱奇機(文章)
- 伯達行旅│全面啟動的奇幻旅程(攝影)
2012-2014年作品紀錄
- 盧文錦詠春拳:歷史、思想與方法(平面攝影)
- 詠春拳如何達到自我防禦(盧師父口述,敝人整理)